桂陽62歲農(nóng)民試種南方蘋果成功 獲國家專利
作者: 本站 來源: 本站 時間:2015年11月16日 字體:[大中小]
在很多人記憶中,蘋果都是北方出產(chǎn),南方是種不出蘋果的,但現(xiàn)在這種說法可以改改了。近日,桂陽縣方元鎮(zhèn)馬巷村62歲農(nóng)民袁光明經(jīng)過16年試種,終于在南方成功種出了蘋果,炎炎盛夏,經(jīng)他培育的16種蘋果樹成功掛果上市。而他的南方種蘋果樹的方法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發(fā)明專利。
馬巷村原來是一個十年久旱的窮山村,山多地少,250多位村民守著40多畝水田,日子過的緊巴巴。這片果樹林就是袁光明家的蘋果基地。進入七月以來,三三兩兩來采摘蘋果的游客絡繹不絕,來自廣州的吳照宇,今天一口氣就到樹上摘下了80斤蘋果。
吳照宇:這個雖然小點,但是很甜。
別看袁光明現(xiàn)在開心,可在他最開始種蘋果樹時沒少遭家人的白眼和村民們的嘲笑。
袁光明:他們不是覺得我很蠢,他講我是瘋子,罵我好多回,他講別人就到外面去抓現(xiàn)金,一天幾十塊錢,原來是幾十塊錢,他講我在家里,搞這個蘋果,越做就越窮
一股子倔脾氣的袁光明,帶著“瘋子”的頭銜,扛上鋤頭一個人進山了。為了種好蘋果樹袁老一有時間就北上山東、陜西取經(jīng),十多年來一次一次的失敗,讓這片紅土地上試種了40多個品種。
袁光明:第一個難題就是不結果,第二個問題就是吃起酸、硬的不好吃,這個就是最大的難點,不掛果就肯定沒有收益。
不知道經(jīng)歷了多少次失敗,終于,袁光明在當?shù)氐囊昂L呐c蘋果苗的嫁接上找到了突破口。慢慢地,又從果樹培植、修剪,到嫁接、防治病蟲害等,積累了一整套科學的方法。今年后山的30畝蘋果園給足了袁光明第一桶金,樹上最大的蘋果長到了8兩一個,有的樹上同時結出了三種不一樣的蘋果。
袁光明:像這棵樹就有三個品種,這個就是城陽,這個老品種 這個就是綠卡拉 剛剛嫁接的是兩年的,那個就是紅富士,就是原來嫁接的,有三個品種一棵樹上。
一棵樹上產(chǎn)120個蘋果,雖然長的不好看,反季節(jié)蘋果一上市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追捧,每斤賣到了5塊錢。
游客:夏天摘西瓜就摘過,摘草莓也摘過,就是沒有摘過蘋果。
袁光明:這個南方蘋果銷售很好呀,可以這樣說比北方的蘋果提前兩個月時間上市,市場的空間很大的,現(xiàn)在這個蘋果不愁銷路。
看到了南方蘋果的市場,現(xiàn)在在他的帶動下,桂陽縣的蘋果種植面積已經(jīng)達到2000多畝。
袁光明:一個人總要有恒心,有恒心什么事都是遲一年 早一年總會有成功的。
詳請觀看《桂陽62歲農(nóng)民試種南方蘋果成功 獲國家專利》